瀏覽次數:次
雨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責任。進入汛期以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搶險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按照全省地質災害防范全鏈條閉環管理模式和全市防災減災“四項機制”要求,進一步健全完善應急聯動機制,在區委、區政府緊急部署安排下,按照《高陵區2024年地質災害防治方案》既定要求,我局黨委班子成員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采取多種措施全面落實主體責任,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一、未雨綢繆,筑牢地質災害防線。受連續降雨天氣影響,地質災害發生的風險較高,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已提前進入狀態。嚴格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復查”的要求,全面摸排地質災害隱患,確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區。對排查中發現的災害危險點加強監控,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防災、避險措施,排查人員實地查看地災點的警示牌信息更新情況、地質災害避險安置場所,監測員值班值守情況,重點查看了隱患點周邊環境以及邊坡陡坎處是否有裂縫、坍塌、土質松動等情況。并詳細詢問村干部及監測員對于地災點的應急預警方式、撤離路線、安置點等預防準備工作情況對地質災害隱患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不遺漏任何一處隱患。采用無人機航拍、裂縫測探儀等高科技手段的運用,讓地質災害監測更加精準高效。同時,通過加強宣傳教育,提高群眾對地質災害的認識和防范意識,讓防災減災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
二、溫情轉移,安置群眾暖人心。一旦發現地質災害隱患點出現險情,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群眾進行轉移安置,秉承“寧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寧聽罵聲,不聽哭聲”的原則,堅持把確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黨政領導、村兩委成員、駐村干部輪番上陣,勸說群眾摒棄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堅決果斷轉移受威脅群眾。在轉移過程中,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向群眾講解轉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連夜冒雨走村入戶開展轉移工作,耐心疏導、逐戶對村內居住人員進行勸離,尤其是做好老、幼、病、殘、孕等重點群眾的思想動員,安撫他們的情緒,確保順利轉移撤離。堅持將心比心、換位思考,確保受災群眾情緒穩定、生產生活秩序正常,用心用情把群眾安置工作做細做實。
三、眾志成城,完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我們將繼續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不斷完善地質災害防治體系和工作機制,細化監測治理措施,完善應急預案,加強防災避險知識宣傳和演練,努力消除地質災害安全隱患,避免重大安全事故及災情的發生,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繼續持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以堅定的信念、科學的態度和不懈的努力,不斷進步和治理體系的日益完善,有信心將地質災害的威脅降到最低,更加安全、和諧的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