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民建高陵區支部:
您支部提出的《關于讓小而美的博物館成為我區文旅的明珠提案》(第52號)收悉,現答復如下:
首先感謝您對我區文博工作、高陵博物館事業的關心!
高陵區現有各類博物館10家,其中國有博物館2家(高陵區博物館、西北民大舊址博物館)、行業博物館1家(高陵區防震減災科普館)、非國有博物館5家(高陵區錢幣博物館、高陵區奇石博物館、高陵區祥順博物館、西安市新源民俗藝術博物館、西安市吉兆春皮膚醫藥博物館)、社區博物館2家(何村社區博物館、廟西村社區博物館)。目前高陵區博物館數量位居全市前列,已形成以國有博物館為主干,行業和非國有博物館均衡發展的良好態勢。
近年來,高陵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工作重要論述及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五個扎實”和“五項要求”,按照中央、省級、市級關于博物館事業發展和改革的總體要求,以西安市“博物館之城”建設為契機,積極推進全區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助力文化強區建設,為奮力譜寫西安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貢獻文物力量。
一是提升博物館管理水平,積極創建等級博物館。指導創建社區博物館,豐富博物館層次。2023年廟西村社區博物館通過省文物局評審列入社區博物館管理序列。同時,積極爭取上級文物部門指導,按照國家三級博物館標準,以高陵博物館為主體申報創建國家三級博物館。通過對館內供電、供水、排水、監控、燈光照明系統等硬件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及管理、監督考核等制度的進一步規范,全面提升博物館綜合水平。積極組織完善申報國家三級博物館相關資料,提交上級文物部門評審。
二是創新宣傳方式,努力開創“讓文物活起來”新局面。2023年以來,在區政府門戶網站設立“博物館之窗”網絡專欄,全面宣傳展示博物館特色藏品、教育活動等,及時將相關信息進行更新發布。在此基礎上,加強媒體宣傳推介,充分利用學習強國、i高陵、西安發布等媒體平臺,對高陵優秀歷史文化進行全方位宣傳報道,先后發布以楊官寨遺址歷史研究為主題的宣傳學習文章、以西北人民革命大學舊址博物館為主題的學習內容等10余篇,聯合西安發布開展“走讀紅色西安”系列融媒直播活動1次,西安綜合電視臺“看西安”欄目對高陵錢幣博物館進行了專題報道1次。轄區博物館按照智慧化創建的工作要求,也紛紛開啟智慧博物館創建,通過開通公眾號、云講解、抖音直播等方式開展多層次宣傳活動,充分發揮博物館宣傳教育功能。
三是豐富宣傳活動,全面傳揚優秀歷史文化。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讓文物活起來”的重要講話精神,聯合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印發《關于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方案的通知》,《關于切實做好2023年博物館文化惠民工作的通知》等指導性文件,指導督促全區各博物館充分發揮博物館社會服務功能,廣泛開展博物館臨展活動、“五進”活動。2023年至今,轄區各博物館積極與學校、社區、企業等相關單位聯系,組織開展“五進”宣傳活動累計53場次、各類主題臨展活動10余場次。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充分利用“5.18國際博物館日”、“6.8文化遺產日”及春節等重要節日,先后開展了“共話軍地融合,再續魚水深情”—博物館歷史文化展示進軍營、“軍校學員革命地叩問初心紅色經典誦讀及革命傳統教育活動”、“禮贊新時代 啟航新征程 幸福新高陵”高陵區2024年“博物館里過大年”等集中宣傳展示活動10余次。活動中,組織轄區博物館在區域內人員密集的廣場、博物館、旅游景點內,通過發放博物館宣傳資料、文創產品等方式對全區歷史文化資源及文物保護工作進行有計劃、大規模的宣傳。
下一步,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將持續加強博物館管理與指導,多措并舉,全面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將加強博物館展陳提升、智慧化建設等硬件建設與提升博物館宣傳教育軟實力相結合,努力促進轄區博物館發展再上新臺階,開創“讓文物活起來”新局面,為傳承弘揚優秀歷史文化、紅色革命精神做出應有的貢獻。
再次感謝您對于我區文博工作的關注,祝您工作順利,希望您繼續關心和支持我區文博工作并多提寶貴意見!
(聯系人:陳科 電話:86911853)
西安市高陵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
202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