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一、202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財政主要工作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區財稅部門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的監督支持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鞏固和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堅決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全面落實黨政過緊日子各項要求,統籌財政資源,優化支出結構,優先保障“三保”支出,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積極發揮財政職能,努力保持全區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以實干實效慶祝建黨100周年。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2021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1552萬元,完成預算的106.8%,增長13.2%,其中稅收收入124594萬元,稅收占比88.0%。加上上級轉移支付137162萬元、調入資金81960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35萬元、上年結轉882萬元、新增地方一般債券5093萬元、再融資貸款收入4800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量為371484萬元。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45484萬元,完成預算的97.6%,增長23.3%,其中民生支出278202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0.5%。加上上解支出8038萬元、一般債務還本支出1064萬元、置換債券還本支出4800萬元、補充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2098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總量為371484萬元。
全區“三公”經費支出902.0萬元,與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支出859.8萬元,增長8.3%,增長主要為更新車輛購置和疫情防控車輛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42.2萬元,下降5.9%;因公出國(境)費用0萬元,與上年相同。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2021年,全區政府性基金收入463281萬元,完成預算的103.0%,增長266.5%,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方面收入448191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15090萬元。加上上級轉移支付4697萬元、上年結余9526萬元、新增地方專項債券10000萬元、再融資貸款收入3076萬元、調入資金632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總量為491212萬元。
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373109萬元,完成預算的109.2%,增長182.8%,加上上解支出32173萬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還本支出3976萬元、調出資金81954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總量為491212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2021年,全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61萬元,全部為上級轉移支付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55萬元,主要用于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工作,其余6萬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
(四)社保基金預算收支執行情況。2021年,全區社保基金預算收入33980萬元,完成預算的102.5%。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3288萬元,完成預算的106.1%;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0692萬元,完成預算的100.2%。
全年社保基金預算支出30088萬元,完成預算的102.4%。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9529萬元,完成預算的102.4%;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20559萬元,完成預算的102.3%。
政府債務情況:2021年,我區政府債務限額190457萬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99576萬元,專項債務限額90881萬元。截至2021年底,全區政府債務余額151456萬元,其中,一般債務余額93406萬元,專項債務余額58050萬元,政府債務規模在合理區間,風險可控。
2021年財政預算執行中,我們聚焦“六穩”、“六保”目標任務,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圍繞抓收入夯稅基,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2021年,我們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著力支持全區經濟向好向快發展。一是持續實施減稅降費,不斷釋放政策紅利。不折不扣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延長部分階段性政策執行期限,落實新的結構性減稅舉措,積極引導企業用足用好優惠政策,確保政策紅利落地,全年累計為市場主體減免稅費35187萬元。二是依法依規征收稅費,切實做實財政收入。財稅部門聯合開展轄區內綜合治稅,及時與經開區協調共建區稅收劃轉,實現財稅收入應收盡收、應劃盡劃。深入推進非稅收入收繳電子化改革,實現新舊系統銜接切換,順利完成人防費、水土保持補償費、戶外廣告設置空間使用費、綠化補償費、土地閑置費5項收費項目劃轉稅務部門征收。2021年財政收入實現恢復性增長,完成141552萬元,收入質量大幅提高,收入規模、稅收規模、工商稅收規模均創歷史新高。三是大力做好惠企幫扶,加速政策資金兌付。全面核查全區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執行及惠企幫扶政策資金兌付情況,切實加快資金兌付進度,及時將資金兌付至企業和個人,全年累計兌現各類惠企扶企資金16117萬元。四是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職能,深化財政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改革。大力支持高陵區三陽融資擔保有限公司持續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貴問題,全年新增融資擔保業務69114萬元,其中小微企業及“三農”主體融資擔保業務29350萬元,切實幫助301戶企業解決融資困難。2021年,高陵區獲批財政部“財政支持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并獲得5000萬元獎勵資金。五是繼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堅持做強做優國有企業。完成34家國有企業清產核資和11家全民所有制企業改制。完成160家國有企業14330名退休人員屬地社會化管理,有力推進中省市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屬地化移交。整合8家國有企業資產成立西安市高陵區城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并成功取得AA級信用評級。完成組建西安市高陵區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成功打造兩家區屬國有集團公司協同發展基本框架。制定國資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出臺國有企業項目資金管理辦法,鞏固和健全國有企業監管機制。全年累計向9家區屬國有企業撥付注冊資本金24901萬元,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實力。
(二)圍繞控支出優結構,支持經濟平穩安全運行。2021年,我們全力保障“六穩”、“六保”工作,積極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著力統籌經濟運行安全和發展。一是堅決兜牢“三保”底線。堅持“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地位,足額編列、不留缺口,嚴格執行,杜絕擠占,全年“三保”支出215541萬元,切實保障了全區機構正常運轉和基本民生。二是牢固樹立黨政過緊日子思想。2021年安排部門預算時將非剛性、非重點支出壓減30%,年中預算執行中,繼續嚴格控制部門履職支出,切實從嚴從緊壓縮一般性支出。三是切實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全年化解政府債務23024萬元,所有到期債務及時足額列編償付。按照“開前門,堵后門”政府債務規范管理要求,成功上報專項債券項目2個,爭取債券發行10000萬元。四是努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實行常態化金融風險宣傳,積極組織開展進街道、進社區、進村組、進校園等多種形式宣傳活動,累計開展現場宣傳活動12次,印制分發各類宣傳資料和物品9000余份,核查高風險企業3家,切實引導群眾樹立起“守好錢袋子,護好幸福家”非法集資風險防范意識。五是筑牢糧食安全防線。扎實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管理問題專項治理工作,著力構建保障糧食安全工作長效機制,持續加強糧食安全資金監管,有效提升了財政補貼資金發放的時效性和精準度。
(三)圍繞惠民生辦實事,做實舉措護民安聚民心。2021年,我們圍繞創造提升高品質生活,聚力支持民生領域補短板、強弱項。一是全面提升醫療衛生健康水平。安排落實疫情防控資金11858萬元,支持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支持實施重點場所管控、交通卡口管制、核酸檢測等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安排落實公立醫院建設資金7757萬元,重點保障區中醫醫院遷建投用、區疾控中心設計建設及區應急物資儲備庫建設等醫療衛生提升工程,推動健全公共衛生應急處置體系,促進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二是堅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安排落實教育支出91399萬元,嚴格落實教育投入“三個增長”要求,有力支持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新建改擴建城東初級中學、渭濱中學等中小學18所,新增學位12240個。三是著力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安排落實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公益崗位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就業見習補貼等資金901萬元,加大力度援企穩崗,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民、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服務;安排落實516萬元支持建設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支持建成崇皇、耿鎮、姬家街道3個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金鹿尚居、漢陽社區等七個社區養老服務站,改造提升鹿祥社區、龍鳳園社區等5個社區養老服務站,有力保障農村幸福院日常運營。安排落實困難群眾救助補助方面支出2510萬元,切實強化困難群眾兜底保障。四是不斷加大公共文化領域投入。安排落實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資金4651萬元,不斷完善公共文化設施,支持楊官寨遺址公園規劃設計,打造“紅色熔爐”新時代黨性教育基地,積極保障高陵半程馬拉松等全民全運活動組織。
(四)圍繞保重點促發展,積蓄力量增強發展后勁。2021年,我們大力強化重點工作保障,聚焦支持社會治理創新和生態文明建設。一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支持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環境建設。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投入9949萬元全力保障大氣污染防治、全域治水、垃圾分類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強化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投入3060萬元加快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涇渭河灘區治理及堤岸道路等項目建設,持續推進重點生態保護修復。二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縱深推進產業發展。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落實“四不摘”要求,投入320萬元足額保障現有幫扶政策資金需求;落實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用于鄉村振興比例要求,投入35024萬元支持高標準農田和農田水利等農業設施提升工程,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聚焦發展現代農業,大力支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推動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投入2741萬元,支持全區工業和服務業發展,持續優化產業結構。三是聚力支持提升城區氣質,全面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投入88874萬元保障各類工程項目建設,重點做好西延高鐵、地鐵10號線、西禹高速改擴建等省市重大項目建設保障,大力推進西環南延、徐船路等城區路網建設銜接,著力加大農村道路建設和養護維護投入力度。不斷推進城市道路社會化服務管理機制,持續深化城市治理,有力推進“三改一通一落地”,支持完成老舊小區、背街小巷改造收尾。四是全力保障全區重點工作,夯實持續發展根基。投入65961萬元用于購置土地指標,投入220876萬元落實地鐵10號線沿線搬遷、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遷建等項目征地拆遷補償政策,切實保障全區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為強勁高質量發展儲備動能。
(五)圍繞提素養促監管,規范管理提升資金效益。2021年,我們持續優化財政資源配置,聚力深化財政管理改革創新。一是注重財務人員業務素質提升。面向全區預算單位財會人員,集中組織了《預算法實施條例》、《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等專業培訓活動,有效增進全區財務工作者業務能力和法治意識。二是注重健全內控制度建設。專門制定印鑒管理、對賬管理等制度辦法,切實強化財政業務工作嚴肅性。全面核查財政印章管理使用及內控制度建立執行情況,及時堵塞內控管理漏洞。三是注重全面強化財政監管力度。深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財政投資項目管理、國有資產管理和政府采購管理工作。全年完成各類工程預算評審項目152個,審核資金320562萬元,節約資金19453萬元,節約率6.1%;完成政府采購審批業務314筆,預算采購額86946萬元,實際采購額83077萬元,節約資金3869萬元,節約率4.4%;辦理資產購置、調撥、處置事項430筆。四是注重抓好直達資金機制落實。密切關注直達資金預算下達、資金支付進展,強化日常動態監控。全年接收下達直達資金27398萬元,嚴格做到分配準確、賬目清晰、流向明確,切實發揮直達資金惠企利民作用。五是注重提高預決算透明度。2021年預算公開延伸至所有基層單位,在政府門戶網站醒目位置集中公開2021年政府預算及部門預算,并建立統一鏈接目錄,方便公眾查詢,主動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各位代表,2021年全區財政預算執行基本平穩,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是年初部門預算精準度不高,隨意調整項目現象較多,同時存在年初預算尚未執行,隨意申請追加報告問題。二是部分項目績效目標不夠嚴謹科學,需要加強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深入推進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化改革。
二、2022年財政預算安排情況
2022年財政預算安排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區委中心工作,堅定不移貫徹“一二三六”發展思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堅持過緊日子,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持續改善民生,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結合我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需要,2022年我區預算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情況
收入方面,2022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150045萬元,增長6.0%。其中,稅收收入安排135465萬元,稅收占比90.3%。
支出方面,2022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296353萬元,其中民生支出240046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1.0%。支出安排主要是:教育支出89761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5513萬元、衛生健康支出36442萬元、城鄉社區支出31179萬元、農林水支出20175萬元。
全區“三公”經費安排905.5萬元。其中: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844.6萬元,公務接待費60.9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情況
2022年全區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560000萬元,主要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方面收入545000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15000萬元。
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按照以收定支、全力保障重點項目需求的原則,安排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412224萬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98057萬元,上解支出50000萬元。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安排情況
2022年,全區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安排900萬元,全部調入一般公共預算統籌使用。
(四)社保基金預算安排情況
2022年,社保基金收入安排35453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算13790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算21663萬元。
社保基金支出安排30630萬元,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9816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20814萬元。
三、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奮力完成2022年財政工作任務
2022年,我們將堅定不移貫徹“一二三六”發展思路,全力以赴加強“六個高陵”保障力度,統籌兼顧、講求績效,努力實現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更加精準、更可持續。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全面統籌財政資產資源;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強民生事業和重點項目保障;深化財政管理,強化預算約束和績效管理。
(一)強基礎蓄力量,多措并舉促進區域經濟發展。2022年,我們將堅持實施減稅降費,持續提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切實依法組織收入,確保收入均衡穩定,支持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減稅降費提質效。嚴格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減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發展負擔,確保減稅降費政策紅利落地見效。完善涉企收費項目清單,明確收費依據、范圍、標準,建立收費項目公示制度,促進依法征收,應減盡減。二是優化環境調結構。加大招商引資投入力度,及時兌現招商承諾。設立產業發展基金,扶持一批創業孵化器,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加大先進制造業扶持力度,支持搭建軍民融合政策、技術、人才三大服務平臺。支持壯大工業、服務業發展實力,及時兌付各類涉企獎補資金。大力拓展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提高對中小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切實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三是摸清底數強征管。繼續推進綜合治稅,不斷強化稅源管理。堅持依法依規組織收入,堅決做實地方財政收入。加強行業收入分析研判,平穩推進全年收入進度。四是向上爭取加力度。緊盯上級政策動向,積極爭取各類轉移支付、新增債券、改革試點,增強重大決策部署財力保障。搶抓西安北跨發展機遇,把準省市資金政策方向,鼓勵部門積極向上爭取專項資金。大力保障上級資金配套要求,充分利用上級資金推動高陵區域發展。五是國企管理再升級。組建權責明確的國資國企監管機構,加快推進國資監管職能轉變。整合區屬國有企業經營性資產,盤活全區閑置資產資源,注入企業做大規模,壯大集團公司實力,提升投融資能力和“造血”能力,激勵國有企業積極參與“六個高陵”建設。
(二)優結構保重點,統籌財力支持高陵建設。2022年,我們將加強統籌財政資源,優化支出結構和順序,堅定不移貫徹“一二三六”發展思路。一是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兜牢兜實“三保”底線。從嚴控制“三公”經費支出,大力壓縮非剛性、非重點等一般性支出。積極建立節約型財政保障機制,讓政府的“緊日子”,換來群眾的“好日子”。堅持“三保”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優先順序,建立“三保”支出清單,足額保障清單事項。二是全力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大力支持經濟社會發展。聚焦全區重點建設項目,不斷完善項目保障機制,為建設“六個高陵”打牢堅實基礎。全力保障地鐵10號線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支持優化交通格局。全面保障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鞏固“三改一通一落地”建設成果,加快水電管網升級改造,支持打造更高標準城市品質。持續保障涇渭河岸灘區治理,加快區污水處理廠改擴建,深入推進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支持實施更大力度環境保護。三是努力建設幸福文明和諧高陵,實現發展成果全民共享。嚴格落實“三個增長”要求,確保2022年教育支出占比不低于市級要求。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保障好區醫療應急物資儲備庫、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能力。持續支持街道衛生院、村(社區)衛生室的規范化建設,優化城鄉公共醫療衛生服務資源布局;加大重點人群就業培訓力度,落實就業創業補貼政策,切實有效穩定就業。落實重點人群和困難群眾社會救助、醫療保障等幫扶措施,全力做好社會保障兜底。大力支持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支持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農村幸福院建設,推動發展健康養老事業;大力保障文化惠民工程及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支持體育事業發展,推動全民健身和全面健康深度融合。四是聚焦科學規劃發展關鍵,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支持編制高標準城區控制詳細規劃和各類專項規劃,積極保障國有土地出讓交易,不斷拓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資金來源。足額保障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投入,大力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支持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推動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持續帶動農民增收。五是切實防范政府債務風險,維護區域經濟安全運行。嚴格把控政府債務風險等級,確保債務運行在合理區間。足額編制債務支出需求,積極落實政府債務化解工作,堅決杜絕新增隱性債務。深化金融領域風險排查化解,嚴厲打擊非法集資等行為。
(三)講實干出實招,改進方式規范財政管理。2022年,我們將全面落實財稅改革任務,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一是深化預算編制管理,規范預算決策機制和程序,全面實施支出預算項目庫管理,完善項目入庫評審和滾動管理機制,加強重大項目財政可承受能力評估,著力清理規范過高承諾、過度保障的財政支出政策。二是嚴格財政預算執行約束,不斷嚴肅財經紀律,堅持先有預算后有支出,嚴禁超預算、無預算安排支出或開展政府采購。從嚴控制預算追加事項,規范預算調劑行為。三是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將落實中省市區重大決策部署作為績效管理重點,嚴格績效目標管理,加大績效評價力度,健全績效評價約束機制,實現優化財政資源配置。四是充分發揮財政業務職能,加大政府預決算公開力度,依法擴展預決算公開范圍,增強財政透明度。嚴格政府采購全流程管理,維護公開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購市場秩序,進一步激發政府采購市場活力。強化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推動國資監管信息化建設,進一步促進部門高效履職。五是著力提升財政干部隊伍法治素養,加大財經紀律宣傳及業務培訓力度,深化內控制度建設,加大審計發現問題整改力度,嚴格落實預算法及其實施條例,不斷體改財政管理的規范化法制化水平。
各位代表,新使命開啟新征程,新征程召喚新擔當。2022年,我們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的監督指導下,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做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結合新的財政改革發展任務,踔厲奮發擔使命,篤行不怠開新局,奮力譜寫建設西安國家中心城市主城區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1-《西安市高陵區202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2年財政預算的報告》1.pdf
3-“三公”經費、扶貧、績效、轉移支付等情況補充說明.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