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18年2月7日在西安市高陵區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次會議上
西安市高陵區財政局 劉 焱
各位代表:
我受區人民政府委托,現將高陵區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8年財政預算(草案)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7年,區財稅部門在區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以“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扎實”要求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按照“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的總體要求,認真落實區委全委會和區人代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較好地執行了全區財政預算,為加速我區“追趕超越·三次創業”進程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2017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1729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2%。其中,國稅部門完成40403萬元,完成預算的82%,同口徑增長13.2%;地稅部門完成58707萬元,完成預算的107.1%,同口徑增長28.5%;財政部門完成1818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39.8%,下降49.9%。從收入結構看,稅收收入完成94857萬元,增長21.3%,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0.9%。其中,工商稅收完成70864萬元,同比增長25.2%;契稅和耕地占用稅完成23993萬元,同比增長11.1%;非稅收入完成22436萬元,同比下降43.1%。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53141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其中,民生支出完成210989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3.4%,重點保障了脫貧攻堅、治污減霾、教育、醫療衛生等重要支出。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使用權責發生制列支22513萬元,全部為年底未使用得上級專項資金。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情況。2017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5876萬元,完成預算的137.5%,增長78.7%。主要包括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4592萬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33906萬元,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6557萬元,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收入615萬元。
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35790萬元,完成預算的107.3%,增長25.7%。主要包括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2779萬元、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支出25375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支出5793萬元等。調入一般公共預算16400萬元。
(三)社保基金預算收支情況。2017年社?;鹗杖胪瓿?3957萬元,完成預算的105.9%。其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基金收入14920萬元,完成預算的98.5%;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2774萬元,完成預算的101.1%;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6263萬元,完成預算的118.4%。
全年社?;鹬С鐾瓿?2091萬元,完成預算的107.8%。其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基金支出15065萬元,完成預算的101.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10699萬元,完成預算的103%;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支出16327萬元,完成預算的118.9%。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情況。由于我區24家國有企業大部分處于停產歇業狀態,無法編制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債務情況:截至2017年底,全區政府性債務共計376807萬元。其中,棚戶區改造項目232000萬元、店子王大橋項目12000萬元、三陽基投公司、交通局、住建局等項目工程款16657萬元、轉貸債券13000萬元、置換債券103150萬元。根據債務限額管理規定,2017年我區債務限額為164000萬元。目前,132807萬元已納入政府債務系統,244000萬元未納入政府債務系統。
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中,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同心同力提質增效,收入結構日趨優化。財稅部門不斷適應經濟新常態,充分發揮職能,強化征管,優化服務,收入結構和質量不斷提升。一是扎實開展綜合治稅工作。財稅部門牽頭,街辦部門通力配合,全面開展稅源排查,共走訪企業938戶、個體工商戶5181戶,同時要求未在高陵注冊、納稅的170戶企業及時辦理稅務登記,確保財政收入應收盡收。二是優化投資環境,強化控稅引稅。深入開展“大走訪、大調研、大排查”,對前100名納稅大戶定期進行走訪,及時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了解企業實際困難,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營造良好的依法治稅環境。三是規范土地稅收征管。根據撤縣設區變化,及時調整城鎮土地四址范圍,執行新的征收標準,確保城鎮土地使用稅足額征收。四是提高非稅收入征管水平。依托“金財網絡”平臺,建成統一的非稅收入征管信息系統,不斷規范征管業務流程,實現財政、銀行、執收單位實時聯網、信息共享。五是增強服務企業意識。財稅部門深度合作,國地稅融合發展,安裝“一人一機雙系統一POS”自助辦稅設備,實現“一站式”辦稅,切實提高辦稅效率。全年稅收占比80.9%,較上年提高13.7個百分點,工商稅收占比60.4%,較上年提高11.2個百分點,工商稅收占比為近五年最高值,收入結構更趨優化。
(二)創新融合發展模式,融資渠道多元推進。牢固樹立“財政保運轉,發展靠融資”理念,不斷拓寬融資渠道,有效緩解財政壓力。一是探索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成立PPP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大政策宣傳,廣泛征集、嚴格篩選、策劃包裝上報PPP項目15個,總投資約174億,加快推進PPP項目實施。目前,通遠創想小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焚燒熱電聯產、中醫院遷建、涇河風光帶、大美高陵·綠色家園和基礎設施提升等6個項目正在實施。二是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支持企業發展。通過“工業園區貸”基金,全年向4家企業發放貸款1880萬元。落實企業扶持政策,申報各類扶持工業企業發展項目16個,爭取資金4103萬元。探索設立企業發展基金,有效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三是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全年爭取資金83137萬元,重點保障了基礎設施建設、中小企業發展以及農林水、科教文衛等社會事業發展資金需求。四是推進“兩權”抵押貸款試點。截至目前,完成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擔保貸款23筆,2346萬元,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三)強化服務促發展,重點項目保障有力。積極落實行政效能革命,發揮財政職能,提高辦事效率,助推全區重點項目順利實施。一是全力保障吉利項目落地。制定出臺《高陵區重大項目征地搬遷安置補償資金管理辦法》,規范征地搬遷安置補償資金管理,賠付資金111805萬元,為項目快速落地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多方籌措資金4300萬元,確保店子王涇河大橋順利開工。投資1359萬元,加快推進210國道改線工程。完成涇河入渭口特大橋建設并順利通車。投資1000萬元建設雕塑示范街,投資248萬元對文衛路小區等老舊住宅小區進行提升改造,全力保障西營十字跨線橋、310過境公路三期、城區供水主管網升級改造等重大基礎設施工程。三是加強省級重點示范鎮建設。健全重點鎮資金保障機制,全年落實項目資金1920萬元。
(四)優化保障民生支出,全面提升城市品質。按照“以人為本、民生優先”原則,加快推進社會事業發展,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脫貧攻堅保障有力。成立脫貧攻堅工作資金保障小組,加強資金保障,全年投入區級扶貧專項資金985.72萬元,主要用于產業扶貧、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經費。二是城市治理深入推進。落實鐵腕治霾“煤改潔”、城鄉環境大整治、五路兩側植樹增綠、“四個美麗”建設、“四長”工作機制等資金5053萬元,城鄉面貌大幅提升。三是著力解決“出行難”問題。園區連接河堤路的5條“斷頭路”順利打通,最大程度緩解了西營十字施工通行壓力。積極參與緩堵保暢工作,“車讓人”行動掀起交通文明新風貌。四是大力發展教育、文化、衛生、就業、養老等事業。加大“義務教育均衡化”投入,推進農家書屋建設和文明家園村廣播室建設,支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繼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完善就業和人才引進資金保障機制,加快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加強社會救助工作,加大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等建設。全年各類民生支出210989萬元,占一般公共支出的83.4%。
(五)深化預算管理改革,財政監督更加全面有力。按照公共財政和《預算法》的總體要求,不斷深化預算管理各項改革,加強制度建設,規范業務流程,完善內部管理,一是加強了行政事業單位基本支出預算管理,“零基”預算改革穩步推進,財政專戶管理進一步規范,一般性支出壓縮5.2%,“三公”經費支出下降7.9%。二是制定了19大項30小項區級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實行了專項資金清單管理,區級專項資金管理更加規范。三是防范債務風險,規范舉債行為,加大存量債務置換,全年共置換存量債務5筆共70650萬元,有效降低還款成本,緩解財政壓力。四是推行“陽光采購”,制定出臺《高陵區2017-2018年度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限額標準》,推廣政府購買服務,全年完成采購1176筆,11098萬元,節約資金932.4萬元,節約率達到7.7%。建立起規范、透明、陽光的采購制度。五是全面加強財政監督、績效評價和投資評審工作。全年完成上下級聯動檢查項目、重點檢查項目27項,涉及資金37826萬元。實現績效管理全覆蓋,全年報備績效目標317項,涉及資金16221萬元。對政府投資的39個項目進行評審,送審金額54701萬元,審增1033.2萬元,審減3721.5萬元,審定金額52022.6萬元,平均核減率5%,成果率9%。六是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開展政府資產報告試點工作,完成法檢兩院上劃資產清查移交工作,積極開展“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目前“六位一體”財政監督管理體系初步形成,財政監管日趨規范。
總體來看,2017年我區預算執行情況基本正常。但綜合分析我區經濟和財政狀況,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減稅降費、民生項目剛性支出等因素影響,組織收入難度依然較大,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預算執行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全員抓收入的氛圍不濃厚,收入征管合力還未形成,全區抓收入力量有待進一步加強。2017年完成財政收入過程中,街辦和部門都能積極參與綜合治稅工作,但是缺乏專業人員,方向時有跑偏,造成工作效率不高。二是招商引資成效尚未顯現。前幾年,我區引進的大企業、好企業較少,無法對我區財政收入起到拉動作用。2017年新引進企業尚處于籌備階段,暫時無法對我區財政收入形成有效貢獻。三是預算約束力不強,人大批復預算后,預算執行時資金報告“滿天飛”,“零基”預算改革無法得到有效執行。同時,根據部門申請,安排資金后,又無法及時形成支出,造成一方面財政無資金可用,另一方面資金在部門大量沉淀。四是融資理念有待加強,全區缺乏優質的融資平臺,個別部門向上爭取資金意識不強,存在“等靠要”思想,政府債務管理不盡規范,債務規模繼續擴大。
總體來看,我區預算執行情況基本符合當前經濟發展特點,財政收入形勢依然嚴峻,組織收入壓力較大,剛性支出需求加大,收支矛盾愈加突出。這就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堅定信心,攻堅克難,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
二、2018年財政預算安排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2018年財政工作基本思路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中省市關于經濟財政工作的總體部署,堅決防范化解系統風險,緊緊圍繞區委中心工作,突出預算管理和融資模式創新兩個主題,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全面實施績效管理;挖掘增收潛力,拓寬融資渠道,鞏固擴大經濟穩中向好成果,統籌規劃,助力全區“追趕超越·三次創業”有序推進。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結合我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實際,2018年我區預算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預算安排情況。收入方面,本著立足實際、積極穩妥的原則,2018年我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安排205313萬元,其中上級一般轉移支付收入預計27931萬元,上級專項轉移支付收入31019萬元,政府性基金調入23000萬元,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05萬元,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123158萬元,增長5%,其中:國稅部門安排44796萬元,同口徑增幅10.9%;地稅部門安排60426萬元,同口徑增幅2.9%;財政部門安排17936萬元,下降1.4%。
支出方面,堅持量入為出,按照守底線、可持續的原則,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安排200518萬元,其中:人員支出117838萬元,公用支出3355萬元,項目支出79325萬元。民生支出162215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1%。一是教育事業發展投入49426萬元。二是社會保障和就業投入24635萬元。三是醫療衛生投入31762萬元。四是城鄉社區事務投入21578萬元。五是交通運輸、農林水事務及文化體育等其他事業投入22299萬元?!叭苯涃M預算801萬元,其中公務接待72萬元,公車運行費729萬元。會議費518萬元,培訓費658萬元。上解上級支出4795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安排情況。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安排60672萬元,其中本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安排60000萬元,主要是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46575萬元,國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2800萬元,農業土地開發資金收入625萬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收入10000萬元;上級政府性基金專項轉移支付672萬元。
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按照以收定支、全力保障重點項目需求的原則安排60672萬元,其中本級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37000萬元,全部用于城鄉社區事務,23000萬元調入一般公共預算;上級政府性基金專項轉移支付支出安排672萬元。
(三)社保基金預算安排情況。社?;鹗杖氚才?5271萬元,其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基金預算16310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算12871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算16090萬元。
社保基金支出安排43050萬元,主要是全力保障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基金15710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1244萬元,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16096萬元。
三、銳意進取,埋頭苦干,奮力追趕超越補短板,扎實做好2018年各項工作
2018年我們將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堅決貫徹新時代經濟發展要求,以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為目標,以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為核心,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強化稅收征管,提高稅收質量,加快融資創新,助力全區經濟發展,為加強和改善民生提供資金保障,增強群眾幸福感。
(一)強化服務,優化環境,夯實稅基壯稅源。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兩個原則,全力做好服務,積極培植稅源,不斷壯大財政收入。一是高效服務,堅持分類指導,依托“親商助企”、“三送”、非公黨建等活動,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企業聚集高陵。二是提高招商引資站位,突出發展重點,堅持招大引強,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和具有帶動輻射作用的總部經濟入駐高陵,提高稅收增長內動力。三是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產業升級,推動創想小鎮、弋陽小鎮、鮮花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建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進一步拓寬稅源。四是積極落實中省市各項扶持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撬動作用,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大力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夯實稅源基礎。
(二)強化征管,多措并舉,合力推進促征收。堅持財稅同心、街辦部門配合,明確職責,齊抓共管,營造良好的征收氛圍,形成征管合力。一是依托綜合治稅,切實加強稅收征管,摸清稅源基礎,加強收入分析研判,強化重點稅源監管,加快解決綜合治稅中發現的各類問題;積極開展共建區的綜合治稅工作,摸清經開區在高陵的企業詳細情況,確保共建區稅收足額劃轉;同時充分發揮稅務稽查作用,突出抓好零散稅源、薄弱領域的稅收征管,堵塞征管漏洞,做到依法征收、應收盡收。二是不斷完善綜合治稅考核體系,明確街辦、部門協稅職責,加強考核監督,增強責任感,形成稅收征管合力。三是堅持“抓大不放小”,加大非稅征管、清查力度,強化小費種的征管。梳理全區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建立收費目錄清單動態管理制度,抓好財政票據源頭控收,確保收入顆粒歸倉。
(三)強化融資,拓寬渠道,防范風險助發展。2018年,面對區財力僅能維持“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的嚴峻形勢,我們需要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拓寬資金渠道。一是積極探索經濟發展新方式,通過大力推廣PPP模式、政府購買服務等市場化方式,引導社會資本參與政府項目建設,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作用。加快推進通遠創想小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焚燒熱電聯產、涇河風光帶、大美高陵·綠色家園、中醫院遷建和基礎設施提升等項目建設。二是加大向上爭取資金力度,鼓勵各部門積極策劃、包裝、申報項目,出臺向上爭取資金鼓勵激勵措施,爭取更多的專項資金助推高陵發展。三是充分發揮“兩權”抵押貸款試點作用,加大宣傳推廣力度,鼓勵群眾創業,搞活農村市場經濟。
(四)強化約束,規范預算,狠抓監管提效率。以深化改革為抓手、破難題、促發展,扎實推進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預算管理水平。一是嚴格執行《預算法》,不斷深化“零基”預算改革,強化預算管理,規范預算執行,嚴格預決算公開,建立全面規范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管理制度。二是加強政府債務管理,規范舉債行為,防控債務風險,整改違法違規債務,妥善處理存量債務,做好政府債務置換工作。三是完善專項資金清單管理制度,制定資金管理辦法,規范區級專項資金使用。對照市級專項資金清單,加大精準爭取資金力度。四是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強化預算管理,優化支出結構,壓縮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支出,統籌安排重點支出,優先保障民生和重點項目。五是建立健全“六位一體”全方位財政監管體系,加大財政資金全程監管,加強財政內控制度建設,推進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和動態監控制度改革,全面清查資產出租、出借和租賃辦公用房情況。
(五)強化保障,統籌兼顧,優化結構惠民生。2018年,在做好保運轉的基礎上,全力保障脫貧攻堅、城市治理、教育、衛生等重點工作。一是全力保障脫貧攻堅工作。加大產業、教育、就業、健康、金融等扶貧資金投入,確保2018年底除兜底戶外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二是加強環境衛生綜合治理。深入推進“煙頭革命”、“廁所革命”、煤改潔、“四個美麗”、垃圾分類推廣等工作,不斷提升人居環境。三是加大教育文化衛生投入。推進“教育均衡化”工作,開展高中特色建設提升和大學區品質建設提升活動,支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做好區醫院托管工作,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開展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和智慧圖書館建設,做好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提高群眾幸福指數。四是針對人民群眾關心的減霾難、治堵難、治臟難等九難問題,找準問題及其癥結所在,突出問題導向,精準施策,精心操作,全力做好資金保障工作。
各位代表,2018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經濟財政工作會議精神,團結進取,奮力拼搏,全面完成各項工作任務,為高陵“追趕超越·三次創業”做出更大貢獻。
西安市高陵區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8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