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更好服務群眾,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崇皇街道涇欣園社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人民為中心、以滿足居民的實際需求為導向,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因地制宜嵌入養老服務、社區助餐、家政便民等功能,精準對接居民需求,讓優質服務嵌到居民心坎上。
陣地煥新 嵌入優質資源
“我每天都來黨群服務中心與老朋友一起下象棋,今年以來,黨群服務中心的變化實在太大了,我現在每天下完象棋還去社區食堂吃午餐,午睡后再到社區書法班里學書法。在家門口,我就能有吃有喝有玩有學,真正實現了‘家門口養老’。”社區居民李師傅感慨的說。

涇欣園社區通過實地走訪和問卷調查等形式深入調研,全面了解社區各群體需求,圍繞踐行“辦公最小化、服務最大化”工作理念,科學布局、合理規劃、全面提升黨群服務中心服務功能。通過“三去一改”,社區辦公面積縮減至48.15㎡,嵌入式服務面積提升至1451.85㎡。升級后的黨群服務中心以“集約、開放、便利”為基本要求,整合便民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涇欣鮮奶吧、社區夜校、書法課堂、眾心家政等服務資源,成為集政務服務、養老助餐、健康休閑、家政便民等各類服務于一體的“家門口”一站式服務陣地,讓居民在樓底下就能享受便捷服務,精準滿足生活所需,真正將社區服務“嵌入”人心。

服務升級 精準對接需求
“我每天中午都在社區食堂吃飯,天天換花樣,干凈又衛生!”80歲尉師傅說。針對社區內空巢老人、獨居老人“做飯愁、吃飯難”的現實問題,社區經過充分調研,引進第三方社會組織開辦助老餐廳,可同時容納40人就餐,牢牢守護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涇欣園社區創新社區嵌入式服務模式,聚焦社區“一老一小一青”重點人群,依托黨群服務中心打造老年活動室、養老服務站、兒童之家、社區夜校等“一站式”綜合服務陣地,提供養老服務、社區助餐、文化休閑、家政便民、健康服務等多種服務功能。結合社區老年人多的實際情況,社區引入專業第三方組織開辦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為社區老年人提供低價助餐、助醫、康復理療、臨時托護、休閑娛樂等服務。在兒童服務方面,社區聯合書法課堂、崇皇派出所、高校大學生,為孩子們開辦暑期兒童托管、書法公益課堂、家庭教育講座等活動,助力兒童健康成長。社區還聯合專業工作室為中青年群體開辦了全區首家“社區夜校”,為居民打造提升自我的學習平臺。并為就業困難群體、退役軍人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實現讓群眾在“家門口”、“樓底下”就能享受優質服務,實現“離家不離社區”。今年以來,累計服務居民5600余人次。

集思廣益 共解居民煩憂
“社區理發室理發只要5塊錢,已經很便宜了,現在為了照顧我的身體,還特意來家里免費為我理發,真的得感謝你們啊!”78歲的李師傅樂呵呵的說。針對走訪入戶中老年人普遍反映市場上剪發貴、離得遠等實際情況,社區開辦便民理發室,普通居民剪發只需5元,85歲以上老人還可免費理發。社區工作人員和便民理發室、眾心家政等第三方組織服務每月還會為6名失能、獨居老人、殘疾人等行動不便群體義務提供家政、理發等上門服務,切實解決好他們的“頭”等大事。今年以來,已累計服務居民120余人次。

圍繞轄區群眾多元化需求,社區通過“456”常態化入戶走訪、“板凳會”、黨建聯席會議為承載,收集解決群眾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按照“居民需要什么,社區嵌入什么”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重點優先嵌入居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急需服務,補齊社區服務短板。注重吸引市場力量參與,大力引入培育“社區合伙人”,動員多元主體參與社區嵌入式服務建設運營。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從“小”處著眼,在“實”上發力,把更多更優質公共服務嵌入社區、延伸到居民家門口,面向全年齡段居民開展“菜單式”服務,為居民在家門口享受便捷優質的美好便利生活提供堅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