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shù):次

重點關注
十一月深秋已至,晴空澄澈,風染層林,滿地落葉疊起詩意。
高陵區(qū)疾控中心提醒您關注: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手足口病、諾如病毒感染、流行性出血熱及非職業(yè)性一氧化碳中毒的預防,為健康筑牢防護屏障。
一、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
每年11月份至次年3月為流感高發(fā)季節(jié),近期全省流感病例小幅上升,秋冬季也是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紅熱、肺炎支原體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呼吸道傳染病高發(fā)季節(jié),學校、托幼機構和養(yǎng)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易發(fā)生聚集性疫情,應繼續(xù)做好防護。
健康提示
(1)疫苗接種
接種疫苗是預防感染及感染后嚴重癥狀最經濟有效的手段。對有疫苗預防的傳染病如流感、水痘等,有接種意愿且無禁忌癥者,均可按相關要求接種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
(2)個人防護
在人群密集、密閉場所,規(guī)范戴口罩;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肘臂遮擋。
(3)手部清潔
接觸公共物品后、飯前便后,用流動水+肥皂/洗手液洗手(≥20秒);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鼻、眼。
(4)環(huán)境管理
居家/辦公場所每日定時開窗通風數(shù)次;定期用含氯消毒劑擦拭門把手、桌面等高頻接觸部位。
(5)健康監(jiān)測
關注自身及家人體溫,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咽痛等癥狀,應及時居家休息,避免帶病外出活動。
(6)重點機構防控
學校及托幼機構應著重防范呼吸道傳染病小范圍暴發(fā),加強環(huán)境衛(wèi)生和教室的通風消毒,落實晨午檢、病因追蹤、疫情報告等各項防控措施。

二、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5歲以下兒童高發(fā)。
每年10-11月是我省手足口病發(fā)病小高峰,學校、托幼機構等集體機構人群密集,易發(fā)生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
健康提示
(1)疫苗接種
接種EV71疫苗,可減少重癥和死亡病例的發(fā)生。
(2)手部清潔
觸摸公共物品、外出回家、進食如廁后,及家長處理污物后,需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面部。
(3)清潔消毒
定期清潔消毒門把手、玩具等;奶具餐具煮沸消毒,衣物被褥日曬或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

(4)減少接觸
盡量少帶孩子去擁擠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發(fā)熱、出疹兒童。
(5)及時就診
出現(xiàn)發(fā)熱、皮疹(特別是肛周皮疹)或口腔潰瘍等癥狀時,盡早就診。
(6)托幼機構防控
嚴格落實晨午檢、缺課追蹤、疫情上報及日常消毒制度。
三、諾如病毒感染
諾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發(fā)生,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諾如病毒感染的高發(fā)季節(jié),學校和托幼機構等人群聚集場所是諾如病毒感染疫情高發(fā)場所。
健康提示
(1)勤洗手
飯前便后、制作食品前,務必用肥皂和流動水徹底清洗。
(2)熟飲食
處理和加工食物要生熟分開。食物要徹底煮熟,尤其是食用肉類、海產品和蛋類食品的時候。
(3)早隔離
一旦出現(xiàn)嘔吐、腹瀉、發(fā)熱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居家休息至癥狀消失后72小時再復工/復課。
(4)速清潔消毒
做好居家及工作環(huán)境的清潔消毒,定期開窗通風。如果家庭成員、學生當中出現(xiàn)了嘔吐或者腹瀉,應及時用含氯消毒劑清洗消毒,并立即換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單等,清洗時應戴上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認真洗手。

四、流行性出血熱
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發(fā)熱、出血傾向、腎功能損害為主要特征。
鼠類(黑線姬鼠和褐家鼠)是主要傳染源,主要通過鼠的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咬人等途徑,直接或間接傳染給人。
在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動的農民、學生等群體中發(fā)病率高。
健康提示
(1)接種疫苗
是預防出血熱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
(2)防鼠滅鼠
果園、菜園、養(yǎng)殖場等重點區(qū)域要長期實施滅鼠防鼠措施。
(3)加強個人防護
盡量避免接觸鼠類及其排泄物污染物,不在果園等戶外場所過夜以防螨蟲叮咬,清理雜物時戴口罩手套。
(4)注意飲食衛(wèi)生
不吃生冷食物,特別要避免鼠類污染過的。
(5)盡早就醫(yī)
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肌肉酸痛、皮膚出血點等癥狀應及時到醫(yī)院救診。

五、非職業(yè)性一氧化碳中毒
非職業(yè)性一氧化碳中毒多發(fā)生在冬季,尤其在使用煤爐、燃氣熱水器、炭火取暖等場景下,因通風不良導致一氧化碳蓄積,易造成中毒,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健康提示
(1)規(guī)范使用取暖設備
使用煤爐、炭火盆時,需安裝合格煙囪并定期檢查,避免漏氣,煤炭要燒盡,不要悶蓋;
燃氣熱水器應安裝在通風良好的室外或陽臺,禁止安裝在浴室等密閉空間。
(2)保持環(huán)境通風
室內使用煤、氣、炭火取暖或烹飪時,務必開窗留縫通風,避免長時間密閉空間停留,降低一氧化碳濃度。
(3)定期檢查取暖設備
維護和清掃煙筒、風斗,保持煙筒、風斗暢通。
定期對燃氣、煤氣熱水器減壓閥和皮管進行檢修。
(4)警惕特殊場景風險
不要躺在門窗緊閉、開著空調的汽車內睡覺,空調車在停駛時開空調切不可將車窗全部關閉。
(5)掌握應急處置方法
發(fā)現(xiàn)有人出現(xiàn)頭暈、惡心、意識模糊等中毒癥狀,立即打開門窗通風,迅速將患者轉移至空氣新鮮處,密切觀察意識狀態(tài),同時叫救護車,及時送往醫(yī)院搶救。/健康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