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特色課程介紹

課程課前培訓會

由語文、數學、科學、美術等多學科教師組成的博悟課堂授課教師主力軍
“博悟博學”課程系統聯合中國文物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中國博物館協會等多位專家,精選貫穿從遠古時代到近現代的珍貴文化遺產(包含古遺址、古建筑、石刻、壁畫、陶器、青銅器、織物、書畫等),為中小學校課后服務開展博物館教育研制的數字人文素養課程系統,致力培養學生廣博的人文素養、豐厚的家國情懷、高階的思維能力、創新的科學精神。該課程系統獲得2021年中國服貿會“一帶一路”文化+教育項目銀獎。同時我校也是高陵區首個博物館課程試點學校。


第一課:薪火相傳(北京人頭蓋骨)
我們低年級學生,主要通過3D文物展示,文物資料卡,通過對文物的認識、了解從而延伸到同時期的生活環境、飲食等,讓學生可以知道我們人類在很久很久以前是怎么生活,以及所使用的物品和食物,十分有趣生動的給學生的心里埋下一顆神秘而有趣的種子,同時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對古時候火的使用結合我們現在讓學生了解火的正確使用,對于低年級學生在每一課學習最后還有一些和本節課相關的生字詞的學習,讓學生們可以學有所用。


第二課:來自遠古的工具(北京人頭蓋骨)
高年級學生在第一課的學習中對文物的了解和認識是基礎,同時還要透過本身去了解文物那段歷史背景,比如本節課就是重點了解認識,遠古時代人類所使用的生活生產工具,通過這些工具延伸到我們現在人所使用的工具,通過他們的生存生活方式,延伸到我們現代的生活,體會思考對那段歷史有一個深刻的了解與認識,同樣每節課結束也會有一些相對較難的生字、古詩、詞匯的學習。

因為課程剛剛開始對于這樣的博物館課程,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都是非常充滿期待的,每節課后我們課程輔導員都會在群里分享課堂的效果、感悟,同時也會提出存在問題,讓我們共同努力把這門有意思有意義更有趣的課程帶給孩子們,給孩子們埋下一顆充滿文化、歷史的種子。

把博物館“搬”進校園
讓珍貴文化遺產“走”進課堂
為學生打開一扇看世界的窗
使孩子的成長伴隨中華文明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