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國網寶雞供電公司駐下寨村扶貧工作隊隊長張剛
他叫張剛,是國網寶雞供電公司職工,也是扶風縣天度鎮下寨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
2018年7月,張剛主動報名,接過前輩的接力棒,出任下寨村第一書記。“腳下有土”方能“心中有譜” ,兩年多的扶貧生活,已徹底把一個名牌大學畢業的電力專家改造得“滿身土氣”、能說一口地道的“土話”、皮膚黝黑、手上都是老繭。
下寨村地質差,基礎設施薄弱,水源嚴重缺乏,村民經濟收入低。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54戶573人。日復一日,他白天走村串戶摸家底,晚上學政策、寫材料,20天內就摸清了全村貧困戶的底細。張剛贏得了村干部和村民的一致認同。
張剛深知,脫貧攻堅戰不是一個人的戰斗。他多次帶著摸底調研情況給國網寶雞供電公司黨委匯報,反復推敲研究脫貧方案。
扶貧先扶志,致富先治心。駐村以來,村上舉辦各類農技知識講座20余期。在他的引導幫扶下,154戶貧困戶基本實現“一戶一就業、一戶一產業”的雙保證增收模式。
兩年里,張剛住在村上累計超過580天,記錄扶貧日記300余篇。日記里不僅記錄著他的日常點滴,還記錄了他和“親人”之間的感人故事。
王海平夫婦都是殘疾人,家里有97歲的母親和一個上大學的兒子。張剛承諾說:“我就是你們的親人,你們不脫貧,我就不走?!彼麕屯鹾F郊一I資金、修圍墻、建羊圈,每月還給王海平兒子寄去生活費。王海平通過養羊有了收入,兒子也找到了工作。
2019年年初,為幫助下寨村擴容光伏電站,張剛多次往返于西安、寶雞之間,辦理手續、對接項目。2019年8月9日,張剛在幫助史軍林家收購鮮桃時,貨車突然移動,在車上清點數量的他被重重摔了下來,造成左跟腱斷裂。傷還沒有痊愈,他就一瘸一拐堅持工作,也因此落下了病根。
整村脫貧后,張剛實地調研了10余個新農村示范點,經過與村兩委班子成員討論論證,出臺了下寨村中長期發展規劃。現在,下寨村發展了蘋果、柿子、紅薯、小麥育種四大產業,以及1座光伏電站和1個生態養殖場,投資25萬元的紅薯粉條加工廠也將于7月底建成投產。
(來源:陜西日報)
此欄目已歸檔
歸檔時間: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