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涇福苑社區按照“黨建引領、社區搭臺、整合資源”的工作思路,深入踐行姬家街道“深化‘六個在一線’、打造‘六個平臺’,不斷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以“六福工作法”為抓手,積極推行“民有呼、我有應、樓棟長、在身邊”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小區樓棟長“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構建“社區+網格員+樓棟長+物業管家”四方聯動微循環,實現“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小區”的治理模式,結合社區資源打造特色嵌入式服務,提升社區居民幸福指數,共同打造“聚力‘六福’ 共話同心苑”黨建品牌。

黨建“引”福 打造“服務平臺”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通過整合社區資源,調動轄區黨建共建單位、第三方社會組織、社區社團、黨員志愿者等資源,不斷壯大社區服務力量,在志愿服務、文化活動、矛盾調解、關愛特殊群體等方面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推動為民服務實踐活動走深走實。并與城市管理局城區大隊、西安銀行城北支行等結對共建,簽署共建協議,開展黨建聯建主題黨日活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創新黨建工作方法,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一起為居民辦實事、解難題,將黨建力量融入社區治理,形成合力。

平安“護”福 打造“綜治平臺”
創建“警社聯盟”黨建子品牌,探索創新“一領三融五協同”警社聯動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法。通過“社區+網格員+樓棟長+物業管家+民警”,組建警社聯盟志愿者巡邏隊,開展社區巡邏。聯合物業充分利用社區微型消防站,常態化開展隱患排查、消防演練,不斷提升消防防控水平。聚焦宣傳教育,將開展反詐騙、反邪教宣傳教育作為社區重點工作,宣傳引導居民下載“防詐騙”APP,提高居民防詐騙意識,守護好居民的“錢袋子”。

和諧“共”福 打造“協商平臺”
按照“黨建引領、多元共議”的工作思路,有效整合社區黨組織、居委會、高延工業服務處、寶石花物業、居民代表、轄區單位等各方力量,以居民利益為坐標起點,建立起支部帶頭,寶石花物業、高延工業服務處、居民代表多方協同的“紅色議事機制”,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及時總結工作經驗,解決居民矛盾糾紛、養老、物業等熱點難點問題。

文化“匯”福 打造“宣傳平臺”
通過社區活動及社區網格入戶走訪,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找準政策宣講“切入點”,引導社區居民“知黨情、感黨恩”。建立多元化宣傳渠道,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利用社區公告欄、微信群、公眾號等線上平臺,以及社區活動場地等線下空間,構建全方位、立體化的宣傳網絡。豐富文化活動內容及形式,提高居民參與社區文化活動的積極性,增強社區文化認同感。倡導文明行為,弘揚正能量,引導居民共同營造和諧、文明的社區環境。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我們的節日.精神的家園”開展各類文化活動。重點關注“一老一小”,“一老”社區依托老年大學平臺,為老年人提供更新知識的課堂和文化娛樂的場所,開設社區老年大學,提供聲樂、舞蹈、瑜伽等課程,每期16節課程;“一小”社區利用寒暑假開展各類暑期公益課,豐富少年兒童假期生活,例如乒乓球、美術繪畫、編程、手工制作等。

便民“送”福 打造“貼心平臺”
聚焦社區“一老一小”需求,以“幼有善育、老有頤養”為目標,由社區社會組織重點發力,通過養老服務站、高幸食堂、老年大學、假期課堂、便民服務活動、上門幫辦代辦等打造多樣化、精準型、普惠型的“一老一少’嵌入式服務體系。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陣地,便民服務活動為載體,著力打造“涇福鄰里”志愿服務品牌,下設銀發互助志愿者服務隊、藍天保衛志愿者服務隊、喻美志愿者服務隊,整合共建隊伍,有針對性開展普法宣傳、健康義診、特殊人群慰問、消防安全大排查、環境整治等各類志愿者服務活動,為了調動志愿者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推出志愿者積分制度。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大廳設置便民服務角,提供體脂秤、電子血壓計、雨傘、老花鏡等供居民免費借用,極大方便居民日常生活。

網格“兜”福 打造“管理平臺”
夯實網格工作機制,將社區66棟樓劃分5個網格,每棟樓推選一名樓棟長,常到居民家中坐一坐、聊一聊、勸一勸、幫一幫,當好社區居民的“信息員”、“宣傳員”、“服務員”、“調解員”、“監督員”、“安全員”,充分發揮網格員察民情、訪民意、解民憂、促和諧的作用。不斷細化網格工作機制,推動多方力量參與網格化治理,建立四位一體社區治理體系,通過網格微信交流群,動員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

下一步,涇福苑社區將繼續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為核心,堅持“六福工作法”,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推進傳統社區管理向現代社區治理轉變,聚焦關鍵環節、延伸服務觸角、打造多元治理共同體,不斷開創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