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據區氣象臺預報,受強冷空氣影響,預計3月26日夜間至28日我區將迎來一次寒潮吹風沙塵天氣過程,主要降溫時段在26日夜間至28日,全區平均風力4~5級,陣風6級以上,并伴有沙塵天氣。此次降溫過程可能對冬小麥及設施蔬菜、水果、養殖等造成一定不利影響。3月25日,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督促指導各涉農街辦高度重視、立即開展設施大棚安全排查工作,及時通過微信、廣播等方式發布預警信息,指導村組、農業生產主體及廣大種養殖農戶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動態,及時做好防范應對,最大限度降低極端天氣影響。
一、小麥油料等作物田間管理措施
當前我區小麥已進入拔節期,油菜進入蕾薹期,根據氣象信息,26—28日將會出現降溫天氣,為了及早預防麥油凍害,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前期預防
一是以水調溫。在寒潮來臨前,對有水澆條件的,提前盡快澆水,增加土壤熱容量,增強小麥、油菜抗寒能力;二是噴肥抗凍。降溫前用0.01%蕓苔素內酯10—15克+磷酸二氫鉀100克+葡萄糖100克,兌水20—30公斤進行噴施,提高植株自身抗寒能力。
(二)凍后補救
1.及時追肥。對于受凍的麥油,及時追施速效肥料。小麥每畝追施尿素5—7千克,油菜每畝追施尿素3—5千克,可促進麥苗和油菜恢復生長,增強抗逆性。
2.葉面噴肥。畝噴施2%的尿素和0.2—0.5%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1—2次,防止后期脫肥,延長植株葉片功能期,提高粒重。
3.病蟲害防治。畝用12%氯氟·吡蟲啉20—30克+48%氰烯戊唑醇40毫升+磷酸二氫鉀100克,兌水20~30千克噴霧防治。
4.拔除雜草。及時采用人工拔除多花黑麥草、節節麥等惡性雜草,避免與小麥爭水爭肥。
二、設施大棚大風降溫防范管理技術措施
(一)開展安全隱患排查
1.結構安全。大棚主體結構及墻體是否穩固,是否存在坍塌風險;棚膜、骨架、卡槽等設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破損、脫焊、變形、松動等情況。
2.用電安全。棚內電線線路是否規范鋪設,是否存在老化、裸露、私拉亂接等現象;用電設備是否符合安全標準,是否存在超負荷用電等情況。
3.用火安全。棚內是否違規使用明火取暖、做飯等;易燃易爆物品是否妥善存放。
4.其他安全隱患。如排水系統是否暢通,是否存在其他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隱患。
注意事項:各街辦要督促相關責任人立即整改,并跟蹤落實整改情況,確保隱患整改到位。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且無法立即整改的,要立即停用,并上報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
(二)棚體加固
1.提前檢查大棚骨架,對存在棚體坍塌、骨架變形等隱患的,要及時進行加固和修繕,必要時更換老化或損壞的部件。使用鐵絲在大棚骨架關鍵節點處進行額外加固,增強整體穩定性。
2.增加地錨數量,將地錨深埋入土,并確保其與壓膜線緊密連接,防止大風將棚膜掀起。在大棚周邊培土,使棚體基礎更加穩固。
注意事項:在進行加固作業時,要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在高處作業時因大風導致身體失衡而墜落。同時,避免使用易生銹的金屬材料進行加固,防止后期生銹損壞影響加固效果。
(三)棚膜防護
1.仔細檢查棚膜有無破損孔洞,如有應及時使用膠帶或專用棚膜修補劑進行修補,防止大風從破損處灌進,撕裂棚膜。
2.放下大棚兩側的圍裙膜并壓實,用沙袋或土袋壓在圍裙膜邊緣,減少大風對棚膜的沖擊。同時,關閉大棚通風口,避免通風口處棚膜被風吹壞。
注意事項:修補棚膜時,要選擇與棚膜材質相匹配的修補材料,確保修補處牢固耐用。在壓放圍裙膜和關閉通風口時,動作要迅速且穩定,防止大風突然加大對操作造成阻礙。
(四)設施設備檢查
1.檢查大棚內的卷簾機、放風機等設備,確保其固定牢固,在大風天氣下不會發生位移或損壞。對設備的傳動部件進行潤滑,防止因大風導致設備卡頓或故障。
2.加固大棚內的懸掛物,如遮陽網、補光燈等,避免其在大風中晃動、掉落,砸壞棚膜或傷害作物。
注意事項:在檢查和維護設備時,務必切斷電源,防止因設備意外啟動造成安全事故。對于懸掛物的加固,要確保懸掛點的承重能力足夠,避免懸掛物掉落引發危險。
(五)保溫增溫
1.強化大棚保溫措施。在大棚內覆蓋二層膜或無紡布,提高棚內溫度。晚上可在大棚外加蓋草苫、棉被等保溫材料,并確保覆蓋嚴密。
2.加強田間生產管理。施用腐植酸或海藻酸肥,促進根系生長,提高根系活性。可噴施含糖類、氨基酸類葉面肥,或噴施蕓苔素內酯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增強作物防寒抗凍能力。
3.做好增溫設備儲備。必要時,可在大棚內使用電暖器、熱風爐等增溫設備,但要注意用電安全和通風,防止有害氣體積聚。
注意事項:使用增溫設備時,要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電暖器周圍不要放置易燃物品,熱風爐要定期檢查排煙管道是否暢通。在覆蓋保溫材料時,要確保固定牢固,防止被風吹落。
三、果樹大風降溫防范管理技術措施
當前,果樹正處于萌芽、展葉、開花的關鍵時期,抵御嚴寒的能力不是很強,尤其是氣溫驟降對于果樹的影響非常大。
(一)預防措施
1.枝干涂白。以樹干基部為主,由上而下涂抹1米左右高度,剝除老樹皮后涂白效果更好;
2.果園覆蓋。利用秸稈、塑料布、草簾、苫布、雜草等有機物料覆蓋樹盤,厚度10—15厘米,保留散發的地熱,阻擋外來寒氣的侵襲,從而起到減輕霜凍的作用。
3.果園灌水。萌芽前澆水1—2次,降低地溫,以推遲果樹萌芽開花,避開倒春寒。
4.熏煙防寒。根據果園地形和風向,通過噴施煙霧劑使果園上方形成一層煙霧,保持到太陽升起以避免寒流侵襲,亦可噴施生長調節劑或防凍劑增強植株抗寒性。
5.果園噴霧。強冷空氣來臨前或霜凍剛發生時,有條件的果園打開噴灌設施連續噴霧,或噴氨基寡糖、蕓薹素內酯等提高抗性,設施果樹覆膜、吹風、加溫等也是有效預防措施。
(二)補救措施
1.及時噴植物生長調節劑。霜凍發生后,第2天上午或下午要及時噴施天達2116或蕓苔素481等生長調節劑,能有效緩解凍害,減少損失,還可修復受損的細胞膜,減輕凍害程度。
2.停止疏花工作。立即停止花期復剪和疏花工作,花后2周根據坐果情況疏果,充分利用遲開花、腋花芽及副芽花、果,以彌補產量損失。
3.人工授粉及果園放蜂。如果花未開完,立即人工輔助授粉1-2次,花朵開放當天,用人工點授法以多品種花粉混合授粉效果最佳。果園可放置蜂群,每畝放1-2箱,以提高座果率和產量。
4.噴施藥劑保護。樹體及時噴磷酸二氫鉀、硼酸等營養液,增強花蕊的抗寒性,減少倒春寒的危害,提高坐果率。使用68.75%杜邦易保水分散粒劑+農抗120水劑,保護枝芽、花序。
5.加強果園土肥水管理。霜凍發生后,有灌溉條件的果園立即灌水,以緩解低溫凍害,促進根系和幼果正常發育,并及時追肥,以保證營養,使樹勢強健,可顯著減輕霜害影響,提高座果率,保證產量。
四、畜禽養殖預防“倒春寒”措施:
為切實做好預防“倒春寒”工作,減少寒潮低溫帶來的損失,保障畜禽養殖場(戶)畜禽安全生產,控制養殖損失,結合畜禽養殖生產實際,現提示畜禽養殖場防寒防凍技術措施如下:
(一)加強畜禽舍保溫
1.檢查修繕設施。及時修補畜禽舍的墻壁、屋頂、門窗等,防止冷風侵入。在門窗處加掛保溫簾(如草簾、棉簾等),減少熱量散失。
2.增加保溫設備。使用加熱燈、暖風機等設備,尤其是對幼畜、雛禽和產房等重點區域。在舍內鋪設干燥的墊料(如稻草、木屑等),幫助保溫吸濕。
3.控制舍內溫度。根據不同畜禽的生長階段,保持適宜的舍溫。例如,如仔豬舍需保持25℃以上,禽舍不低于3℃。
(二)調整飼養管理
1.提高飼料能量。增加高能量飼料(如玉米、油脂等)的比例,幫助畜禽抵御寒冷。適當增加飼喂量,滿足畜禽在低溫環境下的能量需求。
2.提供溫水。給畜禽提供溫水(15-20℃),避免飲用冷水導致體溫下降。
3.分群管理。將體弱、幼小的畜禽與健康畜禽分開飼養,給予特殊照顧。對孕畜、產蛋禽等特殊群體,提供更適宜的環境和營養。
(三)加強通風與濕度控制
1.合理通風。在保溫的同時,確保舍內空氣流通,避免氨氣、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積累。通風時避免冷風直吹畜禽,可采用頂部通風或間歇式通風。
2.控制濕度。及時清理糞便和潮濕墊料,減少舍內沖洗,保持舍內干燥,使用生石灰或干粉消毒劑吸附水分,降低舍內濕度,防止飼料霉變。
(四)預防疾病
1.暫停高風險操作。低溫期間避免轉群、斷奶、疫苗接種等易引發應激的活動。
2.強化消毒與免疫。提高消毒液濃度(注意溫度影響),定期監測抗體水平,重點防范口蹄疫、禽流感等春季高發病。
3.觀察健康狀況。密切關注畜禽的采食、飲水、精神狀態等,發現異常及時隔離治療。
(五)減少應激反應
1.避免環境突變。盡量減少飼料、飲水、光照等管理措施的突然改變。保持舍內環境安靜,減少噪音和其他干擾。
2.逐步適應。在天氣變化前,逐步調整舍內溫度和濕度,讓畜禽適應環境變化。
(六)應急物資與巡查準備
1.提前儲備物資。提前儲備飼料、藥品、保溫材料等,防止因天氣變化導致物資短缺。
2.制定應急預案。根據天氣預報,制定倒春寒天氣的應急預案,確保及時應對突發情況。
西安市高陵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
2025年3月25日